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城燃再进入“买买买”模式,并购有哪些新亮点

时间:2020-11-30 14:47 来源:liyanping 点击:

 

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冲击及油气改革的影响,较多中小型单体燃气公司或燃气集团出现经营困难,一些燃气企业经营开始亏损。同时各地方相继出台的配气价格管理办法,严格配气价格监管。部分地区还出台了降低甚至取消收取开户费、鼓励天然气直供的政策。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挤压下,不少中小型城市燃气实际控制人对未来收益预期较为悲观。开年至今,各路资本在城市燃气这个存量市场的土地上“翻了又翻”,收购案多达80余例。

随着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正式开始运营,以上游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失去了终端市场发展所依赖的长输管线和接收站。为了确保移交管线后守住终端市场份额,从早已谋篇布局的昆仑能源,到犹豫再三后突然发力的长城燃气,再到姗姗来迟的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无一不把直接切入终端作为国家管网时代天然气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地方国资层面,为了顺应国家管网成立,巩固与加强区域市场实力,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各省级能源平台相继开启了天然气业务的“合纵连横”改革,如山西省整合本省天然气全产业链成立华新燃气集团,上海燃气与港华燃气深化合作交叉持股、申能集团入股广汇集团等。

今年城镇燃气行业的并购潮仍然以传统“豪强”昆仑能源、中国燃气、新奥燃气及华润燃气为主。从数据上看,五大燃气中的港华燃气已经淡出城燃主力收购市场,转而深耕既有城燃项目衍生业务。第二梯队中的天伦燃气、深圳燃气的市场拓展力度加大,属于区域进攻型主力。同处第二梯队中的百川能源在收购层面属于稳扎稳打类型,收入囊中的无论是荆州、阜阳国祯还是大地燃气都属于单体利润较高,成交溢价较低的项目,可以给母公司提供稳健的现金流。中裕及中油燃气属于行业内“刺客型”选手,要么不出手,出手即是快、准、狠,基本也都是围绕自身原有项目向周边开发延伸。

公开资料统计显示,昆仑燃气此轮城镇燃气并购多达41例,占据了收购数量的半壁江山。从项目特征上看,昆仑能源热衷于打包收购小型燃气集团,其收购金额动辄数亿至数十亿元。例如,2019年10月,昆仑能源以16.55亿元收购中油金鸿17个城燃项目,2020年10月,昆仑能源再次斥资6.8亿元收购新天燃气10个城燃项目包。这类项目包的共同特点是项目分布较广,质量参差不齐。

在这一轮疫情影响下,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城市燃气的工业用气基础薄弱,整体承压能力较差,经营困境明显。而在全国市场领域兼具跨区域整合和重金收购能力的买家屈指可数,对于一些小型燃气集团而言,昆仑燃气无论是以白马骑士还是野蛮人的形象出现,或许都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收购数量和燃气销量的提升体现了昆仑燃气贯彻落实扩大天然气终端市场的战略。近年来,随着国家油气管网改革,昆仑能源成为中石油发展天然气终端市场的重要平台。为了扩大终端市场,各省级昆仑能源公司被分配了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或考核区域整体销量,或考核城燃收购数量。

在收购方式上,昆仑能源总部给予了各省级公司较大的自主权限,比如,此次收购新天燃气,分别运用了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针对目前处于不同经营状态的项目采用不同的估值方式,收购方法较为灵活。此次被收购的新天燃气10家公司PE仅8.2倍,低于目前城燃行业10倍PE左右的收购行情。除了出手收购,昆仑能源还挂牌出让清理了一些非城燃业务公司或是长期亏损的项目,为其经营减负。

随着国家管网公司的独立运营,昆仑燃气曾经开拓市场依赖的传统路径逐步受限,在可预见的未来,昆仑应该会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进行下游业务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中石化只有一项城市燃气的收购案。4月23日,在香港上市的滨海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已与中石化长城燃气达成合作协议,长城燃气拟认购滨海投资股份,成为持股29.99%的大股东,投资金额超过5亿港元。滨海投资燃气业务分布在全国七省二市,共拥有37家燃气项目公司,管道燃气销量近20亿立方米。

与常规的一城一地收购不一样,中石化更青睐以股权为纽带,直接入股大型燃气集团,特别是公开透明的上市燃气公司。该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和巩固下游销量。而对于被参股方,在管道特许经营逐步弱化、天然气直供渐成规模的预期背景下,低价的气源渠道将是所有城市燃气企业最后的“护城河”。被中石化参股既有利于稳定上游气源供给,又能拿到一笔不菲的资金,发展延伸业务。同时在参股股比上,中石化没有类似昆仑能源绝对控股的刚性要求,一切以稳固和增加下游天然气销售量为投资核心。

另一方面,今年,中石化天然气成立华北区、山东、河南、河北、浙江、云贵、广西、安徽8大区域天然气销售中心及山西、湖南、江苏、江西4个省级天然气销售公司,这12家单位同时兼具长城燃气的投资职能。左手抓销售,右手抓投资,以销售促投资,以投资固销售,两者相辅相成。

未来中石化层面的并购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总部会否下达硬性销量增长指标,同时在溢价能力和收购方式上是否会对标昆仑能源。

新奥燃气近年投资和并购的发力点基本围绕江浙地区。今年上半年,新奥燃气更是以4.66亿的高价成功中标温州瑞安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这一中标价格高出第二名两个多亿元。这一燃气特许经营权投标的出发点并不完全在于项目本身,更多的是为了充分挖潜新奥舟山LNG接收站。

由于国际天然气价格低迷,新奥舟山LNG接收站进口现货及长协即使加上浙能的管输费用,平均气价也远低于浙江省2.07元/立方米的省门站价格。以新奥自有上游气价做出的盈利测算对比其他城燃以浙江省门站价做出的经济性评价具有绝对优势。鉴于舟山LNG接收站进入浙江省的天然气管道已经接通,在逐步放开代输的浙江市场,新奥燃气无论是在终端并购业务还是直供代输业务都有望继续大展拳脚。

公开资料显示,华润燃气今年上半年完成签约项目14个,完成注册子公司7个,项目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由于历史原因,2014年是华润燃气并购风格的分水岭,2014年之后,华润燃气绝大部分的投资项目向国有主体倾斜,无论是入股青岛能源、宁波兴光燃气,还是气化永州、增资重庆燃气,华润燃气投资、并购的关注重点几乎聚焦于各区域的单体地方国资项目。此外,华润燃气尤其青睐合资参股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控制下的燃气经营主体。

天伦燃气今年上半年分别收购河南沈丘县汇鑫天然气100%股权和陕西子洲县顺祥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两笔收购都发生于自身管理半径较据优势的中原地区。不过中原地区除了天伦燃气以外,也是港股中裕燃气的自留地,加上刚刚十年三闯IPO过会的蓝天燃气,可以预计,河南省周边区域终端城燃争夺将更加激烈。

今年,深圳燃气大手笔购入东方燃气资产包,将城燃业务进一步延伸至四川。在目前国有控股的地方城燃上市公司中,深圳燃气无论是从业务范围还是业务数量来看,都属于比较有进取心的“并购小强”。

成都燃气成功IPO之后也开始了做大做强的收并购之路。今年以来,有一例城镇燃气项目入账。目前看来,其风格属于在成都周边管理半径以内发掘收购标的的稳健型选手。此外,今年上半年派斯股份及中油燃气在终端项目上也有所斩获

1、 三桶油持续拓展终端,低比例参股成重要方式

11月3日,中国燃气发布公告披露,中国海油旗下中海石油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福建省福投新能源投资股份公司、中国燃气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投资福建新能源现有的城市燃气项目。至此,中海油重启城燃业务。国家油气管网独立后,进军终端成为拓展和稳固燃气销量的重要手段。笔者预计,以低比例参股城镇燃气集团的弱链接有可能成为今后三桶油等上游资源方入局下游的重要方式。不同于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内大范围的投资并购,由于市场多在沿海地区,中海油相关业务主要围绕接收站、海上油气田周边进行,在管输费经济性合理的范围内拓展下游市场。

2、 地方国资能源集团成为燃气并购新势力

今年以来,上海申能集团在燃气资本市场上出手频繁。今年10月以来,上海燃气与港华燃气启动战略合作、交叉持股;此后再以148.5亿元受让恒大40.964%股权,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自此,如果算上广汇启东接收站,加上原本持有的洋山港接收站和五号沟接收站,申能集团在长三角地区可影响的LNG接收站达到三座。在国家管网成立以后,基于管网第三方开放的原则,原本只供应上海市场的申能控股的LNG接收站将有望反输内地,销售范围扩大到长三角,甚至沿江逆推而上。借助国家管网改革,北京燃气、上海申能集团等地方国资能源集团都将成为燃气终端市场的强劲新势力。

3、 新兴玩家进场或加速区域市场的整合

除了刚刚IPO过会的蓝天燃气,目前有计划登陆A股或港股资本市场的江西九丰、常德九申、莆田旷远、江苏汇名、溧阳安顺、重庆海特等区域燃气小集团在成功上板后,也将对自有项目周边展开扩张收购,持续发掘存量城燃的并购机会。

4、 托运商或成燃气市场新兴业务体

国家管网成立后,“托运商”成为行业热词,一些业内人士称之为是新兴业务体。托运商(shippers)是管道输送中的天然气所有者,他们与管道公司签署管道容量使用合同,将天然气输送至不同的市场区域。托运商可以是天然气生产商、消费者、配气商或营销商。简单地说,除了管网公司以外所有的燃气消费关联各方都可以成为托运商。一个好的托运商不仅要为自己或者客户寻找匹配的长期优质的低价气源,还要能够协调对应输送量的管容,以此创造价值,成为燃气行业新的业务领域。